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 福建省设立全国首个镇级见义勇为教育基地

福建省设立全国首个镇级见义勇为教育基地

2024-06-09 11:39:20 [百科] 来源:一路货色网

东南网6月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黄琼芬 通讯员 肖书楷 翁志雄)为打造一个宣传见义勇为英雄事迹、福建优抚政策、省设身边好人好事的立全天龙私服实体教育载体,近日,国首个镇全国首个镇级见义勇为教育基地在晋江市金井镇围头村“八·二三”战地公园启用。义勇育基

据介绍,为教百年来围头这片热土英雄辈出,福建围头村民在战争年代舍身保家卫国、省设在和平年代热心海上救援。立全特别是国首个镇天龙私服围头景区见义勇为志愿者服务队成立10年来,建立“全年无休轮流值班、义勇育基全天24小时应急救援”等机制,为教共救助500多名溺水群众。福建

在基地内,省设设有见义勇为模范事迹展区、立全见义勇为知识长廊、见义勇为学习园地等版块,用见义勇为理念浸润当地村民和来往的游客,吸引更多人参与到见义勇为事业中来。针对青少年学生群体,该基地专门开辟“见义智为”版块,提倡引导他们在遇到紧急事件时,既要秉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来践行见义勇为,又要保持冷静、在确保自身安全同时见义智为。

(责任编辑:焦点)

推荐文章
  • 中使馆敦促菲律宾彻查涉中国公民绑架案件

    中使馆敦促菲律宾彻查涉中国公民绑架案件 据“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微信公众号消息, 近日,包括3名中国公民在内的4人在马尼拉遭遇绑架勒索后被释放。据报道,目前部分犯罪嫌疑人已被捕,有当地执法人员涉案,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高 ...[详细]
  • 为期6个月 三明公安开展全市反诈宣防活动

    为期6个月 三明公安开展全市反诈宣防活动 发布会现场。尤盛尧 摄东南网6月5日讯本网记者 刘惠萍)6月5日,三明市反诈机制办举行“全民反诈 你我同行”反诈宣防活动新闻发布会。东南网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三明全市电诈案件电诈警情发案数比 ...[详细]
  • “边防红色堡垒三连”:把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边关

    “边防红色堡垒三连”:把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边关 连队官兵组织宣誓活动。李永堂摄南国边陲,春意盎然,隐没在崇山峻岭中的扣林山满目苍翠。经过一路迂回曲折的跋涉,记者终于抵达目的地——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边防红色堡垒三连”。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荣誉连队。 ...[详细]
  • 体育“扮靓”更多风景(体坛观澜)

    体育“扮靓”更多风景(体坛观澜) 紧跟时代步伐,对接百姓需求,让全民健身风尚走入千家万户,体育带给生活的馈赠将越来越多凭借出色的自然条件、高规格的赛事水准,山东日照被誉为“水上运动之都”。6月初,日照世帆赛基地碧波荡漾,2024年全国 ...[详细]
  • 统计局:去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

    统计局:去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 ­据统计局消息,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比2012年增长44.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3.3%,年均实际增长7.4%,快于同期GDP年均增速0.2个百分点,更快于同 ...[详细]
  • 《再会长江》导演竹内亮:长江是我的“岳母河”

    《再会长江》导演竹内亮:长江是我的“岳母河” 中新网北京6月6日电(记者 应妮)“大家好,我是来自南京的纪录片导演竹内亮”,5日亮相《再会长江》北京首映礼时,首届兰花奖友好使者奖获奖者、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第一句话如是说。6月5日,日本纪录片导演 ...[详细]
  • 女子遭手绑铁链男子拳打面部缝7针 施暴者已被控制

    女子遭手绑铁链男子拳打面部缝7针 施暴者已被控制 女子遭手绑铁链男子拳打面部缝7针6月4日,在福建晋江的一家便利店里,一名女性店主遭遇了一名男子的暴力袭击,连续的拳头重击导致她倒地。据6日新京报的报道,袭击者的手上捆绑着铁链和纱布,加剧了伤害程度。受 ...[详细]
  • 考生、家长注意!高考来临,这些千万别信!

    考生、家长注意!高考来临,这些千万别信! 全国考生都在为自己的未来努力诈骗分子也在为了“KPI”努力营业——从考生走出考场到走进大学校门中间所经历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都可能被诈骗分子利用所以请千万小心以下高考诈骗套路1、兜售“高考考题”“高 ...[详细]
  • 浙江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出版工作全部完成

    浙江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出版工作全部完成 中新网杭州6月7日电 (张斌)6月7日,第19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浙江省主场城市(杭州)系列活动在位于杭州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浙江省第五批国家级非 ...[详细]
  • 在乡村振兴“大课堂”中育才

    在乡村振兴“大课堂”中育才 北京农学院师生利用假期开展农技推广、指导 ——在乡村振兴“大课堂”中育才本报记者 施剑松■躬行乡村 赋能振兴一场寒潮下来,同一个大棚、同一种作物,有没有农业科技“保驾护航”一目了然。日前,在北京农学院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