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 闽人智慧丨今天,来听福建与海的故事

闽人智慧丨今天,来听福建与海的故事

2024-06-09 11:08:24 [娱乐] 来源:一路货色网

今天

2024年世界海洋日

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

在鹭岛厦门举办

说起海洋

那可是闽人福建和福建人的

绝对主场!

毕竟——

早在新石器时代,智慧就已造出独木舟的丨今故事天龙私服福建人,划水这事儿可是天听祖传技能;

生在海边,吃定海洋,福建每1分钟,闽人福建就能提供16.9吨水产品;

有海水的智慧地方就有福建人,闽籍华人华侨占全世界华人华侨总数的丨今故事1/4……

那么在海洋日,就来说说弄潮儿福建的天听故事。

01

福建人为何对海情有独钟?

这得从福建的福建地貌说起,八山一水一分田,闽人山川丘陵连绵起伏,智慧人均耕地面积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丨今故事1/4,在 “以粮为纲”的天听传统观念中,福建无疑处于劣势。福建

于是,福建人另辟“海路”,将目光放得更为长远。耕地面积不足,但我们可以耕海牧渔!

图片

连江县定海湾海域的海洋牧场 王旺旺/摄

福建的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是陆地面积的1.1倍。海岸线长度全国第二,曲折率更是全国第一。

靠海吃海的大方针,绝对可行!天龙私服

在距今约7300-6500年平潭西营遗址的遗存中,考古专家发现了主要生活在滩涂环境的泥蚶、依附于礁石上的牡蛎,还有以沙滩为栖息地的丽文蛤,而这些贝类多生活在潮下带与浅海地区。

由此可见,作为合格的“吃货”,福建先民们不仅活动范围广泛,还对潮汐规律有所掌握。

在一代代福建人与海洋生物的“亲密接触”下,如今,福建大黄鱼住进深远海养殖平台这个“健身房”,鲍鱼成了南下北上的“旅行家”,海带因直播带货成了网红……

图片

图片

图片

福建海水养殖产量约占全国的1/4。每1分钟,福建提供的水产品达16.9吨,是名副其实的“海上粮仓”。

慧眼识珠、勤劳智慧的福建人,不仅会吃会养更会挖掘潜能。

公元1053年,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北宋名臣蔡襄主持建造洛阳桥时,首创“种蛎固基法”——

在桥基和桥墩上养殖牡蛎,通过牡蛎分泌的黏液将松动、散置的石块胶粘在一起,填补石块之间的罅隙。

图片

洛阳桥的筏型桥基上密密麻麻生长着牡蛎 福建日报记者 林熙/摄

这是第一次把生物学原理用于造桥的案例,堪称对世界桥梁科学的巨大贡献。

如果说海洋生物是闽海中游动的宝藏,那海上风电就是大风刮来的财富。

因“狭管效应”,台湾海峡的年平均风速超过9米/秒,相当于每天都是5级风。

面对这样的大风,福建人民决定化风为电,向它收一笔“风口费”。

图片

福清市龙田镇东壁岛附近海域,海上风机林立。谢贵明/摄

8兆瓦、10兆瓦、13兆瓦、16兆瓦,大风电机组的全球纪录,在这条海岸线上不断刷新……

2023年11月,在福清下线的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轮毂中心高度相当于53层居民楼,风轮扫风面积相当于7.5个足球场。1台机组每天输出的电,能满足4万户普通家庭一天的生活用电。

此外,福建还建成全球首个大功率海上风电样机试验风场,全国首个全产业链的海上风电产业园。

风从海上来,也送来了“泼天的富贵”。

02

万古造化聚山海。

正如现代男孩对挖掘机的原始崇拜,远古福建人早已将独木舟当作自己的精神图腾,扬帆起航的勇敢者游戏,在这片海永不谢幕。

向海进发,需要有靠谱的交通工具,首屈一指的,当然是“国货之光”福船。它因遥遥领先世界1000多年的水密隔舱技术闻名于世,是当之无愧的时代爆款。

图片

修复一新的明代福船下水试航 图源:泉州市泉港区融媒体中心

早在三国时期,福建就是吴国的造船基地,此后历朝历代,福建都是全国重要的造船基地。

南宋名相吕颐浩直言:“海舟以福建为上”。

600多年前,郑和与同列正使的福建人王景弘便是乘着“高大如楼”的福船,开启了中国的大航海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在庞大的船队中,除了来自漳平的王景弘,还有副使晋江人侯显、阴阳官福清人林贵和。其余20000多人,大部分来自福建,尤以漳州、泉州和福州的长乐、福清为多。

图片

想象中在长乐太平港码头,郑和下西洋的场景(油画)。图源:常来长乐 

宋元海上丝绸之路的货船、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战船、戚继光抗倭的战船、明清使臣出使琉球的官船等,也都能见到福船这个福建“土特产”的身影。

1866年,福建船政在福州马尾诞生,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建船厂、造兵舰、制飞机、办教育、育人才、兴海军等一系列为国图强活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光辉一笔。

第一艘巡洋舰、第一架飞机等20多项中国第一在这里诞生,培养了大批海军人才,成为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近代海洋装备工业的重要发源地,更是在近代中国形成了海军“无闽不成军”的奇观。图片

中国第一艘国产千吨级木壳暗轮船“万年清”号 图源: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

新中国成立后,蓝色基因赓续“船”承,近年来,福建建造了全球首制227米深海采矿船、全球最大LNG双燃料汽车滚装船、中国首艘装载国产化科考装备的“探索二号”船等,享誉国内外。

03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福建人!

在世界各地,闽籍华人华侨约有1580万人,占全世界华人华侨总数的1/4,分布在世界188个国家和地区。

故乡是福建人永远的韵脚,一直以来,广大闽籍侨胞始终与家乡同呼吸、共命运,对福建发展贡献巨大。

自近代以来,远渡重洋的福建人就以侨批的形式,源源不断地向国内亲属汇寄家书和款项。

来自他乡的血汗钱,不仅用于照顾故乡的亲人,还以捐款、购买救国公债、投资和捐献物资等多种方式,支持祖国建设。

图片

民国时期海外华侨寄往家乡泉州的实寄封 图源:福建档案

以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为代表,在20世纪初,他创办了厦门大学、一系列集美专门学校。

改革开放以来,闽籍华人华侨为家乡发展更是倾注大量心血,累计捐赠300多亿元人民币。他们出人出钱出力出技术,以最直接的方式,帮助家乡发展。

进入新时代,广大侨商侨胞仍是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积极参与“9·8”“5·18”“6·18”等大型经贸活动以及出列席省两会、世界闽商大会、恳亲大会等重要会议,为新福建建设献计出力支持家乡发展建设。

04

百舸争流沐东风。

广阔大海,搭上福船,福建人的海上之路乘风破浪,越走越宽。

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发祥地,“涨海声中万国商”,东冶、甘棠、刺桐、月港、厦门等港口,都曾是外国商人聚集的热门打卡地。

图片

国画《涨海声中万国商》 (资料图片)

定义世界“中国白”的德化瓷器;世界红茶鼻祖正山小种;成为Tea的世界音标的闽南语“茶”……福建物产源源不断地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流向世界各地。

交流互鉴,福建也同样接收着来自世界的多姿多彩。

图片

波斯孔雀绿釉陶瓶 图源:福建博物院

曾经上过《国家宝藏》的福建国宝——波斯孔雀蓝釉陶瓶,出土在五代闽国时期的刘华墓中。这类器物产自古代西亚及中亚地区,一般用于盛装油、香水、饮品等液体类物质。它通过船载,沿着海路,从福州港进入闽国。

也就是说,在五代十国时期,福建人就已经过上了全球买买买的“海淘生活”。

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更是因大量海商频繁往来,海外贸易日益繁荣而闻名,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

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称,刺桐港是与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世界最大商业港口之一。

图片

晨曦中的开元寺东西塔 陈英杰/摄

不同肤色、不用语言的人们,在这片土地上贸易交往、生活工作。泉州至今仍散居着数万名阿拉伯后裔,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

蕃商向闽,闽人向海。人类的演变进程,也伴随着福建人迁徙移民、拓海开洋的历史。

远古时期,福建先民就开始向台湾岛迁徙移民,继而向太平洋区域迁徙形成南岛语族,如今覆盖18个国家和地区,近4亿人口。

图片

农业传播反映的南岛语族早期人群迁徙 图源:文博中国

我们可以发现,当福州人、厦门人、莆田人用各自方言指着脚发出“Ka”的读音时,地球上的大多岛屿居民都能“秒懂”。

正是这些藏在语言底层的福建同款,烙印着福建人的迁徙历史。

放眼世界,全球约2/5的人,生活在距海岸线100公里范围内。浩瀚的大海,也让福建成为联接中外的重要桥梁、友好纽带。

如今,福建与47个国家建立了125对友好城市,菌草技术被推广到全球106个国家和地区,助力当地民众脱贫致富,成为“一带一路”的友好使者。

海海人生

敢拼会赢

福建与海,福建人与海的故事

精彩仍在继续……

END

(责任编辑:时尚)

推荐文章
  • 全国“放鱼日”宁夏银川举办放流活动

    全国“放鱼日”宁夏银川举办放流活动 6月6日,工作人员在银川黄河外滩国家湿地公园向黄河放流鱼类。当日,以“养护水生生物、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的银川市2024年全国“放鱼日”活动在银川黄河外滩国家湿地公园举行。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12 ...[详细]
  • 以总理助手称同意拜登停火协议:不理想但接受

    以总理助手称同意拜登停火协议:不理想但接受 路透社6月2日援引英国《星期天泰晤士报》消息报道,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首席外交政策顾问奥菲尔·法尔克Ophir Falk)当天证实,以色列已经接受了美国总统拜登提出的“三步走”加沙停火方案,但同时表 ...[详细]
  • 外交部:中国不向交战方提供武器,严格管控两用物项

    外交部:中国不向交战方提供武器,严格管控两用物项 外交部:中国不向交战方提供武器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6月3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被问及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关于俄罗斯武器装备中包含中国产品的言论。毛宁回应称,中国并非乌克兰危机的始作俑者或直接参与方,一直以来,中 ...[详细]
  • 火箭军某部培养战技双能型驾驶员

    火箭军某部培养战技双能型驾驶员 火箭军某部培养战技双能型驾驶员上车能驾驶 下车能战斗“编组车辆实施伪装……”4月下旬,火箭军某部一场以实战为背景的训练考核拉开战幕。接到指令,参考驾驶员迅速对特种车辆实施伪装隐蔽,抢在规定时限内完成特 ...[详细]
  • 汕头莲阳河,幸福的河

    汕头莲阳河,幸福的河 韩江秀水通丝路,幸福莲阳振侨乡。莲阳河地处于汕头市澄海区,属韩江水系,全长33公里,是一条自西北向东南贯穿澄海全区的母亲河,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有着深厚的潮侨历史文化与红色文化底蕴。2 ...[详细]
  • 比亚迪出手了,要把硬派SUV的门槛打下来?方程豹豹3强势入局

    比亚迪出手了,要把硬派SUV的门槛打下来?方程豹豹3强势入局 比亚迪出手了,要把硬派SUV的门槛打下来?方程豹最近揭晓了新硬派SUV车型——豹3的官方谍照,该车的概念版SUPER 3于4月16日首度面世,定位于中型SUV市场。作为方程豹系列的入门款车型,豹3的市 ...[详细]
  • 三晋春来早丨新春走基层:文旅双向赋能,山西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

    三晋春来早丨新春走基层:文旅双向赋能,山西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 龙行龘龘,蕴含的是浓浓文化味!龙年新春,山西各地持续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秀绝活儿、亮家底儿、宠粉宠粉还是宠粉,主打一个和全国游客“双向奔赴”。网友们用“来了一亿人”形容山西各景区 ...[详细]
  • 1元“硬币化”?我省还没时间表

    1元“硬币化”?我省还没时间表 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1元纸币,今后逐步被硬币替代或成趋势。据相关媒体报道,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央行副行长陈雨露透露,1元硬币化并不仅在山东省实施,而是全国性的统一安排,将逐步在各地推广。不过,记者采访 ...[详细]
  • 9省份高考收官,多地陆续结束战役

    9省份高考收官,多地陆续结束战役 6月8日,全国高考英语科目的考试落下帷幕,标志着陕西、河南、四川、内蒙古、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山西等九个省份的高考进程圆满结束。接下来的几天里,更多省份也将相继完成高考:广东、江苏、安徽、上海、重 ...[详细]
  • 人民日报看山西|山西开展1500余项新春文旅活动

    人民日报看山西|山西开展1500余项新春文旅活动 近日,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联动各市开展“锦绣太原城 欢乐中国年”“平遥中国年”等1500余项春节主题系列活动,让游客体验非遗年俗活动,感受山西的历史底蕴和浓厚年味。春节至元宵节期间,各项文化活动不间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