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又到被赛龙舟“硬控”时间!文旅新顶流为何是它?

又到被赛龙舟“硬控”时间!文旅新顶流为何是它?

2024-06-08 21:30:57 [百科] 来源:一路货色网

  端午节将至,硬控又到了被赛龙舟“硬控”的被赛时间!

  去年,龙舟流天龙私服发布网广东佛山叠滘的时间“龙船漂移”火出了圈。

  今年是龙年,赛龙舟热度更上一层楼。新顶

  看赛龙舟,硬控看热闹之余,被赛我们再一起看点门道。龙舟流全国各地的赛龙舟都有哪些新玩法?“龙舟经济”为何能持续走热?

 

  01 文旅新玩法

  某旅游平台数据显示,这个端午节,不少游客奔赴广东佛山一睹叠滘“龙船漂移”的“飙船”盛况,带动佛山热度大涨100%。

  当地做足了准备,整个龙船季将从5月持续热闹至8月。

  刺激的“龙船漂移”,只看几次比赛不过瘾怎么办?当地马上安排!

  从5月中旬,各个龙船队伍便开始在夜晚的赛道上展开模拟正式比赛的夜训活动。这不仅是为了让参赛队伍更好地训练,也为市民游客提供了更多观赏机会。而临近赛道的餐饮、酒店预订,也尤其抢手。

  除了办好端午节期间的正式比赛,当地在“龙船+经济业态”的探索上,也是玩出了花。

  “龙船+研学”,让青少年在亲身体验中深入感受龙船文化魅力。

  “龙船+文创”,推出叠滘龙船漂移主题的礼盒零食、手信粽等多款新文创。

  “龙船+市集”,结合叠滘水乡特色,引进非遗彩灯及非遗市集,推出水陆市集。

  “龙船+节庆”,举行千人龙船饭……

  △龙船饭

  在广东,不得不看的还有东莞龙舟。

  仅去年端午节假期3天,东莞市就一共接待游客183.5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59亿元。

  东莞的赛龙舟、龙舟制作技艺,均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今年,东莞开启了“最长龙舟月”,除了四场大型龙舟赛事活动外,还将持续推出40多项“体育+文化+旅游”龙舟主题活动。

  此外,作为“中国潮玩之都”,东莞还发布了龙舟潮玩“龙舟机甲”和“龘龙船积木”,这也太酷了吧。

  湖南也是划龙舟大省。长沙某旅行社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端午假期,前往岳阳汨罗、怀化沅陵、永州道县看龙舟赛的旅行团预订增幅明显。

  在湖南永州市道县,“扒龙船”还“扒”出了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6月2日,212艘龙舟潇水竞渡,摘得“参赛人数最多的龙舟赛(团队)”这一吉尼斯世界纪录,进一步打响了道县龙船的知名度。

  在浙江温州瑞安,当地专门发布了龙舟文旅IP“隆隆龙”和龙舟主题曲,并推出了龙舟宴、龙舟旅游精品线路、龙舟文创产品。

  在贵州铜仁,中国传统龙舟大赛火热进行。铜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宝地,这里的赛龙舟具有独特的魅力。比赛前后,人们会进行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如点龙睛、龙船下水、抢鸭子、垂钓等,充满了地方风情。

  在江苏无锡,清名桥畔人声鼎沸,河面之上奋楫争先,端午赛龙舟的水乡画面宛如一幅美丽的民俗画卷。

  这场龙舟赛,别开生面地在京杭大运河水域进行。市民游客能够一边欣赏江南古镇风光,一边观看紧张刺激的龙舟赛,是别具一格的体验。

  可以说,龙舟赛已经成为各地加快文旅体融合的有效载体。

 

  02 体育新产业

  赛龙舟的一面是民俗活动,另一面则是竞技运动。

  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龙舟成为正式比赛项目。2021年,在东京奥运会上,龙舟作为展示项目亮相奥运赛场,标志着龙舟启动了入奥程序。去年,杭州亚运会的龙舟项目在温州龙舟运动中心举办。

△2023年10月4日,杭州亚运会龙舟女子200米决赛,中国队夺得金牌。

  随着推广和普及,龙舟运动已经成为一项国际性的体育比赛项目,延展出一条长长的产业链。

  上游,包括龙舟器材、比赛设备的生产和赛场建设等;中游,包括运动员的训练与培训、俱乐部的运营等;下游,包括赛事的举办、赛事或赛队的冠名和商业赞助,还有与赛事相关的住宿、餐饮、交通等服务产业等。

  据相关机构统计,截至目前,我国现存与龙舟相关的企业有970余家。

  龙舟赛事的走红,带动上游龙舟生产制造水涨船高。

  龙舟名城湖南汨罗,不仅国内六成龙舟产自这里,汨罗龙舟还“划”进了海外市场。据了解,汨罗市现有登记注册的龙舟制造厂达20余家,每年制造龙舟近万条,产值达2亿元。

  屈子祠镇是汨罗龙舟的“主产区”,在屈子祠镇屈子祠村,有200多人从事龙舟制作,“一舟难求”的汨罗龙舟,也带动了当地乡亲们收入提高。

  此外,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上漖村、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和龙江镇、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梓埠镇、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铜鼎镇等,都是重要的龙舟生产制造地。

  △广东省广州市上漖村龙舟制作

  △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梓埠镇制造的龙舟

△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铜鼎镇制作的燕尾龙舟十分特别

  在这些村镇,龙舟制造已经发展成为特色产业,也是实实在在的富民产业。

  此前,网上热传,广州和佛山的不少龙舟划手们使用的是价格不菲的碳纤维桨。其实,碳纤维桨的价格并不像网传那么夸张,多在几百元到一千多元之间。但碳纤维桨的广泛使用,折射出龙舟器材制造业的变化。

  随着现代龙舟赛的标准化需求扩大,龙舟的制造工艺在不断改进,在传统的木龙舟、木桨之外,还有了玻璃钢制龙舟、碳纤维桨等。

  在产业链中游,据相关机构统计,到2022年,我国的龙舟队已遍布全国20多个省区市和地区。

  从请教练到租场地,再到队员们的吃住行、训练设备等,衍生出一个不小的市场。

  在产业链的下游,与足球、篮球等大众赛事一样,承办龙舟赛事能够为当地带来显著经济效益,已成为共识。

  当前国内龙舟竞赛组织管理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竞赛体系愈加完善。这些年,各地大型龙舟赛的举办规格不断提升,参赛队伍、人数不断创下新高。

  比如,2023年6月在广州举行的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共有125支龙舟队、近5000名运动员报名参赛,据不完全统计,现场观看人数近100万人次。

  龙舟赛不仅能够吸引大量流量,提升城市知名度,同时能够带动比赛期间当地餐饮、住宿、娱乐等产业的协同发展,这就是“以赛兴城”。

 

  03 赛龙舟为什么这么火?

  “龙舟经济”乘风破浪,背后有哪些天时地利人和?

  首先,千年龙舟成为新国潮,离不开文化自信树立,越来越多人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从以马面裙为代表的新中式服装成为年轻人心头好,到福建泉州蟳埔非遗簪花火爆出圈,再到新中式茶饮、新中式美妆等融入日常生活,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国潮正当潮。

  赛龙舟也是如此。“三三五五垂杨底,守定龙舟看不归”,端午赛龙舟历史悠久,是一项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民俗活动。

  从制作精美、各具特色的龙舟,到起龙、点龙睛等极具观赏性的仪式,再到锣鼓喧天、桨楫翻飞、浪花翻腾的刺激比赛,再加上热烈的观赛氛围、浓厚的节日氛围,赛龙舟活动无疑是一场全方位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的盛宴。

  △湖南永州市道县,每种龙头都是一个村或一个族群的文化标识,见头便能知村。

△广东佛山,为全国现存最老、592岁的盐步老龙举行起龙仪式。

△贵州铜仁,龙舟比赛后欢乐的抢鸭子活动。

  而且,各地在举办龙舟赛时,还与时俱进地配置了创意市集、音乐节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这一传承千年的民俗活动注入了鲜明的时代色彩,进一步增强了其吸引力。

  其次,赛龙舟出圈并不是独一份,背后是这一轮群众体育兴起的热潮。

  从“村BA”到“村超”,场上敢打敢拼的运动员为全村争得荣誉,场下人山人海的观众激情呐喊助威……一个个热血沸腾的画面,展现出体育赛事更接地气、更亲民、更纯粹的一面。

  赛龙舟同样也具有这样深厚的群众基础。“一村一船遍一邦,处处旗鼓争飞扬。”这句诗写于宋朝,讲的是各村镇赛龙舟的盛况,放在今天依然十分合适。

  今年端午前后,广东各地共将举办120多项龙舟赛事活动。很多龙舟活动都由社区或村居自发组织,为了村里的荣誉,队员们可太拼了——在陆地上加练,深夜挑灯夜训,一个个练就了“烧鹅色”皮肤。

  茶余饭后,河渠之边、大榕树下,观众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前段时间,广东汕头一幼儿园的宝宝们在泳池里划龙舟的视频火了,小朋友们奋力挥动船桨,划得有模有样。划龙舟,从娃娃抓起,可见大家对龙舟的深厚感情。

  在浙江温州,全市登记龙舟1300多艘,最热闹的几天,平均每天“上水”(龙舟开划)超过800艘,沿途观众超过40万人。在温州,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端午节回乡的游子比中秋节多,“这两个传统节日都有家人团聚的愿望,但端午节划龙舟,对水乡百姓的诱惑太大了。”

  体育强国的基础在于群众体育,群众体育的关键在于全民共享、全民受益,赛龙舟无疑是又一个无比生动的案例。

  同时,“龙舟经济”越来越火热,也离不开政策的引导和支持。

  2021年,中国龙舟协会制定了《中国龙舟运动“十四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意在探索龙舟产业与旅游、制造、文化创意、餐饮养生等行业的融合发展。

  此后,龙舟文化深厚的多个地方,推出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福建福州出台《福州市进一步推动龙舟运动发展实施方案》;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出台《振兴顺德龙舟“五个一”两年行动计划》……

  浙江温州出台了《温州市促进民间划龙舟活动有序开展管理办法》,今年4月正式施行,明确千人以下的日常民间划龙舟活动不用进行审批,但必须落实安全措施。与去年同期相比,无论是下水龙舟数还是沿途观赛人数,均翻了一倍多。

  综上种种,“龙舟经济”起飞,坐拥天时地利人和,时机已然成熟。

  今年10月,国际龙舟联合会第4届世界杯龙舟赛计划在湖南汨罗市举办。可见,龙舟不仅划出中国,划向世界,也在划出端午节这个特定时间段,划向常态化。

  展望发展前景,无论是作为文旅新玩法还是体育新产业,或是两者融合发展,龙舟经济,都大有可为。

  监制丨李浙

  主编丨王兴栋

  撰稿丨谢玉洁

  校对丨高少卓

  部分图片来源丨视觉中国

  部分素材源自佛山发布、东莞发布、道州发布、温州日报、怀化日报、红网等

(责任编辑:热点)

推荐文章
  •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4年5月末外汇储备规模数据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4年5月末外汇储备规模数据 中新网6月7日电 国家外汇管理局7日在其官网公布2024年5月末外汇储备规模数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320亿美元,较4月末上升312亿美元,升幅为0.98%。2 ...[详细]
  • 被控受贿1039万余元 上海市崇明区委巡察组原组长徐洪受审

    被控受贿1039万余元 上海市崇明区委巡察组原组长徐洪受审 中新网6月5日电 据上海二中院微信公众号消息,2024年6月5日下午,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上海市崇明区委巡察组原组长、二级巡视员徐洪受贿案。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指控:2011年至 ...[详细]
  • “首批法国军事教官正赴乌克兰”?

    “首批法国军事教官正赴乌克兰”? 综合“今日俄罗斯”RT)、塔斯社6月1日报道,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议员阿列克谢·贡恰连科当地时间周五5月31日)宣称,首批法国军事教官正在前往乌克兰。此前,法国国防部曾在5月27日晚回应称,“正如多次 ...[详细]
  • 走进中国历史研究院 中外媒体感受“何以中国”

    走进中国历史研究院 中外媒体感受“何以中国” 中新社北京2月28日电 题:走进中国历史研究院 中外媒体感受“何以中国”作者 曾玥2月27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组织中外媒体记者走进中国历史研究院,参观中国考古博物馆,并举行专题讲座,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 ...[详细]
  • 八部门出台意见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

    八部门出台意见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 涉及企业信息变更、企业注销和开办餐饮店八部门出台意见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记者6月7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该局日前会同公安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国家 ...[详细]
  • 苏恒:鼓励台青跳出“信息茧房” 多来大陆看看

    苏恒:鼓励台青跳出“信息茧房” 多来大陆看看 中新网武汉6月5日电 (记者 马芙蓉)台湾中华海峡经贸交流协会理事长苏恒5日结束为期6天的武汉行程。“这是我第一次到武汉,最让我惊艳的是科技创新成果部分,愿这些成果能让更多台青所见、所享。”她说。在武 ...[详细]
  • 近战新宠?从中柬演习聊聊作战“机器狗”

    近战新宠?从中柬演习聊聊作战“机器狗” 在近日举行的中柬“金龙”-2024联合反恐演习中,中方参演队员在柬埔寨王家军某训练基地展示了一系列先进的智能无人装备,包括作战“机器狗”、察打一体无人机、运输无人机、侦察无人机等,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 ...[详细]
  • 警情通报:男子杀妻跳楼 高坠中躯体分离

    警情通报:男子杀妻跳楼 高坠中躯体分离 原标题:警情通报) “平安渝北”6日中午发布警情通报:6月5日10时许,刘某男,33岁)因家庭矛盾,在渝北区悦来街道一小区24楼家中,将妻子伤害致死后畏罪跳楼自杀 ...[详细]
  • 资金面改善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连续三周下滑

    资金面改善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连续三周下滑 ­银行理财收益率在上半年一路猛涨,进入7月份之后开始掉头向下,并在7月的前三周连续下滑。进入7月份后,资金面的改善很快传导至理财市场,在连续八周上涨之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开始掉头向下。&sh ...[详细]
  • 长三角观察:一体化走深激发经济新活力

    长三角观察:一体化走深激发经济新活力 中新网温州6月5日电(王逸飞 鲍梦妮)去年11月在上海召开的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指出,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要积极推进高层次协同开放等,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指明方向。半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