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让追经典成为新风尚

让追经典成为新风尚

2024-06-08 12:44:20 [探索] 来源:一路货色网

  【影视锐评】

  作者:冷凇(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视听新闻与传播研究室主任、让追研究员)

  近日,经典“重温经典”频道面向全国有线电视和直播卫星电视用户开播,新风天龙八部sf发布网向用户提供免费的让追经典电视内容。从《红楼梦》《四世同堂》等电视剧,经典到《小蝌蚪找妈妈》《九色鹿》等动画片,新风再到《话说长江》《望长城》等纪录片,让追这些经过时间检验,经典始终散发着文化魅力的新风影视艺术精品再现荧屏,春节期间在21个地区收视率超过半数卫视频道。让追当一幕幕精彩的经典画面铺陈开来,当一段段陈年的新风记忆不断重现,电视经典穿越时空,让追释放出意味隽永的经典时代价值。

  随着技术进步、新风天龙八部sf发布网产业发展,各种题材类型的新作品层出不穷,影视文化消费已从最初的匮乏走向富余。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还要重温经典?这是因为经典影视作品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生长出来的艺术硕果,值得一品再品。很多能成为经典的影视作品用影像展示文学经典、历史经典、中国红色经典等经典内容。比如,电视剧《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四世同堂》,纪录片《唐之韵》等取材自文学名著,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纪录片《南宋》聚焦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时期或故事。电视剧《孔子》《司马迁》等以为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作出杰出贡献的真实人物为原型。这些经典内容意蕴厚重,背后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支撑,形成了隽永悠远的意义空间,通过电视作品积极、正向的呈现,营造出意蕴厚重的影像世界,能带领观众深入思考。在当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渠道之便捷前所未有,从短文字到短视频应接不暇,深入思考的机会却越来越少。在经典意识面临挑战的时候,经典给予的深刻艺术体验显得格外珍贵。“重温经典”频道获得良好的收视成绩,一个原因就是其播放的经典作品呼应了当下观众渴望通过有深度的观赏开掘深层次的精神生活的诉求。

  重温经典影视作品,还能让人沉浸于永不褪色的家国记忆中。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是电视经典作品集中涌现的时期。这段时间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文化生活日益繁荣,创作者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祖国和人民奋进前行的精彩故事中获得灵感、汲取素材,创作一批蕴藏着丰富时代信息和深刻家国情怀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经过几十年的沉淀,成为一代中国人心中宝贵的民族回忆。“看过《冰雪尖刀连》,我最近又重温《士兵突击》,从中看到了‘钢七连’精神的传承发展脉络!”“从《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到《都挺好》,时代不同了,生活条件在变,人们的思想在变,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为之奋斗的精神面貌没有变。”观众在观看这些作品时,回望国家和民族一路走来的艰辛岁月、荣耀时刻,梳理中国人从普通人到英雄模范的生活史、心灵史,获得感动之余,也生发出继续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向往和精神动力。

  通过“重温经典”频道重温经典影视作品,还让人们再次体验与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的仪式感、沉浸感、互动感。看电视是中国人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自20世纪80年代电视机普及开始,单屏共看形式就像一条联结家庭情感的文化纽带,让家庭成员每晚在固定时间展开交流互动。然而,随着媒介形态多元发展、媒体技术不断迭代,影视内容向移动设备迁移,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观看电视作品。在家庭生活中,单屏共看的习惯逐渐被多屏各看取代,家人们边看电视边沟通的机会少了。而“重温经典”频道在电视机媒介上提供高质量、特色化的观赏内容,再次找到了家庭不同年龄层观众观赏诉求的最大公约数。“温馨,祖孙三代一同守候在电视机前的时光又回来了”“老动画吸引我和孩子一刷再刷”。频道开播后,越来越多人回到了电视机前,合家欢的日常观赏景观又出现了。

  在重返荧屏同时,这些影视行业高峰之作在创制过程中克服困难、勇于创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精益求精的感人故事也被挖掘出来。比如,《红楼梦》剧组举办两期近一年的学习班,参演人员每天跟着红学家研究原著、分析角色、学习表演,甚至要像大观园中的姑娘一样,苦练琴棋书画,培养角色气质。正因为如此严苛认真的态度,才让一个个人物仿佛从书卷中走出来一般。这些故事经过媒体宣传和网络发酵传播开去,在社会文化尤其是影视行业中形成一种构筑精品、再造经典的良好风气。很多从业者意识到,经典作品中承载着能够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艺术品格和守正创新的精神内核,是老一辈影视从业者高高擎起的艺术标杆与创新旗帜。继承这种优良传统,影视发展就有了锐意向前的根基与底气。

  借着“重温经典”频道开设的契机,社会上正形成一种看电视、追经典的新风尚。大量经典作品重回大众视野,有效激发出经典作品蕴藏的文化价值,让人民群众共享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改革发展成果,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贡献。

  《光明日报》(2024年03月20日 15版)

(责任编辑:时尚)

推荐文章
  • 超绝偷感!超市常客竟为自己偷回一个家

    超绝偷感!超市常客竟为自己偷回一个家 近日,湖北武汉男子吴某两月内在一家超市作案20次,再次“光临”时,被工作人员发现报警。民警当场搜出被盗内衣和皮带。吴某交代,自家缺啥就偷啥,曾多次盗窃生活必需品。目前吴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安哥:偷来的 ...[详细]
  • 创新科技,传承文化!这样的青春“湘”当“燃”

    创新科技,传承文化!这样的青春“湘”当“燃” 今天下午,“投身科技创新实践?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台湾青年文化科技湖湘行活动正式启动了!昊阳和《两岸快评》在现场与湖南省各高校台生、陆生一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详细]
  • 骄傲转发!五星红旗和月球的4次同框照

    骄傲转发!五星红旗和月球的4次同框照 今天,国家航天局公布了嫦娥六号在月球表面的国旗展示影像,五星红旗再次闪耀月球。这是中国首次在月球背面独立动态展示国旗。嫦娥三号、四号、五号、六号任务中,五星红旗和月球都有同框瞬间,戳图↓↓分享五星红旗 ...[详细]
  • 山西警方查处一起网络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案

    山西警方查处一起网络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案 吕梁市离石区公安局21日对外发布,7月13日,离石区公安局网监大队民警发现微信朋友圈中传播名为“昨晚发生在离石久安路的一幕,警车撞人逃逸连撞数车”等图文信息。民警立即展开网络溯源工作,迅速确定了微信公 ...[详细]
  • “状元郎”现身高考考点助阵加油 红袍教师创意引热议

    “状元郎”现身高考考点助阵加油 红袍教师创意引热议 近日,一位26岁的男老师在河北保定以其独特方式为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们送上祝福,吸引了众多关注。视频中展示的场景温馨而有趣:这位男老师身着鲜艳的红色旗袍,旗袍开衩设计配以运动鞋,手持折扇,缓步走进教室。 ...[详细]
  • 港姐梁超怡否认介入阿Sa与男友石恒聪恋情 称都不是真的

    港姐梁超怡否认介入阿Sa与男友石恒聪恋情 称都不是真的 据港媒报道称,去年阿Sa蔡卓妍与交往长达6年的男友石恒聪宣布分手,这也让人感到十分可惜。之后,有消息爆料称,两人分手是因第三者插足,而这个第三者就是港姐出身的梁超怡。不过,针对这样的传闻,梁超怡本人也 ...[详细]
  • 晋中七旬老人编撰50万字《抗日烽火在寿阳》

    晋中七旬老人编撰50万字《抗日烽火在寿阳》 本报讯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晋中市退休老干部、78岁高龄的弓国柱老人,辗转4年,踏遍寿阳抗战区的角角落落,撰写出了50万字的史证资料《抗日烽火在寿阳》,全面记述了抗日战争中浴血奋斗的寿 ...[详细]
  • 外交部回应美日韩涉华消极表态: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外交部回应美日韩涉华消极表态: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新华社北京6月3日电(记者冯歆然)针对近期美日韩发表涉华消极内容,外交部发言人毛宁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答问时表示,美日韩借三边防长会和副外长对话推进所谓“印太战略”,在台湾问题上说三道四、粗暴干涉中国内 ...[详细]
  • 康渝高铁陕西段最长隧道进入正洞施工

    康渝高铁陕西段最长隧道进入正洞施工 中新网安康6月6日电(王丽莎 焦键 张伟)6日,由西成铁路客运专线陕西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成客专陕西公司”)建设,中铁十四局承建的康渝高铁余家梁隧道一号横洞顺利进入正洞施工。作为康渝高铁陕西段的 ...[详细]
  • 抢孩子?假的!大家别信也别传

    抢孩子?假的!大家别信也别传 本报6月24日讯记者 任俊兵)连日来,针对晋中多地疯传的“抢孩子”谣言,晋中市公安局微信公众号、寿阳发布、平遥县公安局微信等纷纷发声辟谣:目前,没有一起抢孩子的消息是真实的,请大家不要信谣、传谣。“南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