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 让追经典成为新风尚

让追经典成为新风尚

2024-06-08 14:56:26 [休闲] 来源:一路货色网

  【影视锐评】

  作者:冷凇(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视听新闻与传播研究室主任、让追研究员)

  近日,经典“重温经典”频道面向全国有线电视和直播卫星电视用户开播,新风天龙私服网站向用户提供免费的让追经典电视内容。从《红楼梦》《四世同堂》等电视剧,经典到《小蝌蚪找妈妈》《九色鹿》等动画片,新风再到《话说长江》《望长城》等纪录片,让追这些经过时间检验,经典始终散发着文化魅力的新风影视艺术精品再现荧屏,春节期间在21个地区收视率超过半数卫视频道。让追当一幕幕精彩的经典画面铺陈开来,当一段段陈年的新风记忆不断重现,电视经典穿越时空,让追释放出意味隽永的经典时代价值。

  随着技术进步、新风天龙私服网站产业发展,各种题材类型的新作品层出不穷,影视文化消费已从最初的匮乏走向富余。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还要重温经典?这是因为经典影视作品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生长出来的艺术硕果,值得一品再品。很多能成为经典的影视作品用影像展示文学经典、历史经典、中国红色经典等经典内容。比如,电视剧《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四世同堂》,纪录片《唐之韵》等取材自文学名著,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纪录片《南宋》聚焦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时期或故事。电视剧《孔子》《司马迁》等以为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作出杰出贡献的真实人物为原型。这些经典内容意蕴厚重,背后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支撑,形成了隽永悠远的意义空间,通过电视作品积极、正向的呈现,营造出意蕴厚重的影像世界,能带领观众深入思考。在当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渠道之便捷前所未有,从短文字到短视频应接不暇,深入思考的机会却越来越少。在经典意识面临挑战的时候,经典给予的深刻艺术体验显得格外珍贵。“重温经典”频道获得良好的收视成绩,一个原因就是其播放的经典作品呼应了当下观众渴望通过有深度的观赏开掘深层次的精神生活的诉求。

  重温经典影视作品,还能让人沉浸于永不褪色的家国记忆中。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是电视经典作品集中涌现的时期。这段时间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文化生活日益繁荣,创作者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祖国和人民奋进前行的精彩故事中获得灵感、汲取素材,创作一批蕴藏着丰富时代信息和深刻家国情怀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经过几十年的沉淀,成为一代中国人心中宝贵的民族回忆。“看过《冰雪尖刀连》,我最近又重温《士兵突击》,从中看到了‘钢七连’精神的传承发展脉络!”“从《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到《都挺好》,时代不同了,生活条件在变,人们的思想在变,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为之奋斗的精神面貌没有变。”观众在观看这些作品时,回望国家和民族一路走来的艰辛岁月、荣耀时刻,梳理中国人从普通人到英雄模范的生活史、心灵史,获得感动之余,也生发出继续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向往和精神动力。

  通过“重温经典”频道重温经典影视作品,还让人们再次体验与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的仪式感、沉浸感、互动感。看电视是中国人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自20世纪80年代电视机普及开始,单屏共看形式就像一条联结家庭情感的文化纽带,让家庭成员每晚在固定时间展开交流互动。然而,随着媒介形态多元发展、媒体技术不断迭代,影视内容向移动设备迁移,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观看电视作品。在家庭生活中,单屏共看的习惯逐渐被多屏各看取代,家人们边看电视边沟通的机会少了。而“重温经典”频道在电视机媒介上提供高质量、特色化的观赏内容,再次找到了家庭不同年龄层观众观赏诉求的最大公约数。“温馨,祖孙三代一同守候在电视机前的时光又回来了”“老动画吸引我和孩子一刷再刷”。频道开播后,越来越多人回到了电视机前,合家欢的日常观赏景观又出现了。

  在重返荧屏同时,这些影视行业高峰之作在创制过程中克服困难、勇于创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精益求精的感人故事也被挖掘出来。比如,《红楼梦》剧组举办两期近一年的学习班,参演人员每天跟着红学家研究原著、分析角色、学习表演,甚至要像大观园中的姑娘一样,苦练琴棋书画,培养角色气质。正因为如此严苛认真的态度,才让一个个人物仿佛从书卷中走出来一般。这些故事经过媒体宣传和网络发酵传播开去,在社会文化尤其是影视行业中形成一种构筑精品、再造经典的良好风气。很多从业者意识到,经典作品中承载着能够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艺术品格和守正创新的精神内核,是老一辈影视从业者高高擎起的艺术标杆与创新旗帜。继承这种优良传统,影视发展就有了锐意向前的根基与底气。

  借着“重温经典”频道开设的契机,社会上正形成一种看电视、追经典的新风尚。大量经典作品重回大众视野,有效激发出经典作品蕴藏的文化价值,让人民群众共享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改革发展成果,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贡献。

  《光明日报》(2024年03月20日 15版)

(责任编辑:知识)

推荐文章
  • 女儿减重81斤爸爸见到第一眼就哭了 蜕变之路,健康自信回归

    女儿减重81斤爸爸见到第一眼就哭了 蜕变之路,健康自信回归 王同学在河北承德读高中期间,因为不规律的作息和巨大的学习压力,体重激增了64斤。然而,进入大学后,她决心改变,通过调整日常饮食结构和坚持不懈的体育锻炼,在八个月的时间里,成功减掉了81斤。当父亲再次见 ...[详细]
  • 泉州:全员行动 多名电动自行车车主被处罚

    泉州:全员行动 多名电动自行车车主被处罚 东南网5月30日讯(本网记者 陈诗婷 通讯员 许振塔)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5月29日晚,泉州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住建、公安、市监及乡镇街道),开展新一轮电动 ...[详细]
  • 卫龙称内部已展开自查工作 为魔芋爽克重不足致歉

    卫龙称内部已展开自查工作 为魔芋爽克重不足致歉 中新经纬5月23日电 23日,卫龙通过官方抖音账号发布致消费者公告称,针对近日消费者反馈的15g魔芋爽存在克重不足的情况,表示诚挚的歉意。卫龙表示,已经与相关消费者积极取得联系并依照相关规定妥善解决, ...[详细]
  • 李佳琦董宇辉等17名主播被点名 涉及李佳琦的维权舆情最多

    李佳琦董宇辉等17名主播被点名 涉及李佳琦的维权舆情最多 3月14日,消费者网、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北京工商大学新商业经济研究院、中新经纬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发布《直播带货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李佳琦、贾乃亮、董宇辉等17位主 ...[详细]
  • 文化遗产焕新生 江西龙南在保护中让文物“活”起来

    文化遗产焕新生 江西龙南在保护中让文物“活”起来 中新网江西龙南6月6日电 (熊锦阳)在第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江西省主会场活动6日在“世界围屋之都”江西赣州龙南市开幕。百余名江西文旅界代表以及游客走进龙 ...[详细]
  • 市井万象/广绣“礼物”

    市井万象/广绣“礼物” 图:作品《The gift》吸引参观者。“阳光.土地.水——广绣青年艺术作品展”在广州市二沙岛岭南会展览馆举行,展出的作品主要来自广州、佛山、中山等地,作者以中青年工艺美术行业艺人、广绣传承人为主。 ...[详细]
  • 国防部介绍中蒙“草原伙伴

    国防部介绍中蒙“草原伙伴 中新网5月30日电 国防部5月30日举行例行记者会,国防部新闻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答记者问。记者问:据报道,中蒙两军近期在蒙古国举行“草原伙伴-2024”陆军联合训练。请发言人进一步介绍联 ...[详细]
  • 国防部介绍第13批中青年军官代表团访日情况

    国防部介绍第13批中青年军官代表团访日情况 中新网5月30日电 国防部5月30日举行例行记者会,国防部新闻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答记者问。记者问:据日本媒体报道,中国20名校级军官5月中下旬访问日本。有分析称,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代 ...[详细]
  • 超绝偷感!超市常客竟为自己偷回一个家

    超绝偷感!超市常客竟为自己偷回一个家 近日,湖北武汉男子吴某两月内在一家超市作案20次,再次“光临”时,被工作人员发现报警。民警当场搜出被盗内衣和皮带。吴某交代,自家缺啥就偷啥,曾多次盗窃生活必需品。目前吴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安哥:偷来的 ...[详细]
  • 红色记忆一一福建雕刻艺术主题作品展在海峡馆开幕

    红色记忆一一福建雕刻艺术主题作品展在海峡馆开幕 福建省文联主席陆开锦到海峡馆参观、指导展览。主办方供图东南网5月30日讯本网记者 陈楠)今日,由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承办的“红色记忆——福建雕刻艺术主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