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群“青蒿人”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群“青蒿人”

2024-06-09 11:20:10 [娱乐] 来源:一路货色网

在那遥远的青蒿人地方,有一群“青蒿人”

——记广州中医药大学青蒿抗疟援外医疗队

光明日报记者 雷爱侠 吴春燕

  今年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迈入第61年。那遥在“不畏艰苦、远的有群天龙八部sf发布网甘于奉献、地方救死扶伤、青蒿人大爱无疆”的那遥中国医疗队精神指引下,中国援外医疗这块对外合作交往的远的有群“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凝结着中国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地方坚定信念与力量。广州中医药大学青蒿抗疟援外医疗队是青蒿人我国目前唯一坚持在亚洲、非洲和大洋洲开展青蒿素抗疟的那遥团队,他们在遥远的远的有群非洲坚守数十年,将中国的地方治疗方案带到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用中医智慧为全球健康治理体系贡献力量。青蒿人近期,那遥广州中医药大学青蒿抗疟援外医疗队获评“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远的有群也是广东今年唯一获此殊荣的团队。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

  疟疾、艾滋病、天龙八部sf发布网结核,被称为人类三大传染病杀手。广州中医药大学青蒿抗疟援外医疗队成立于1989年,其中集体成员40名,35岁以下青年占比75%,是我国目前唯一一支深入海外开展青蒿素防治疟疾的援外医疗队。从1967年参加国家“523任务”至今,该团队历经三代人,帮助100多万国外病患摆脱了疟疾的困扰,团队研制的复方青蒿素,让全球约2000万人受益,为人类控制疟疾流行贡献了中医智慧,创立了充分体现古老中医药智慧精髓的“全民服药、群防群治、灭疟求本”的原创青蒿素复方疟疾防治中国方案。

  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李国桥是第一代“青蒿人”的代表。作为著名抗疟专家,李国桥主持了我国青蒿素类药物的临床研究,最早证实了青蒿素治疗恶性疟疾的有效性,成功研制出首个疗程短、成本低的青蒿素类复方抗疟新药并在全球推广。为将青蒿素类药物带出国门,李国桥长年累月奔波在环境极度恶劣的东南亚、非洲等热带山区及农村,也应邀到多个国家讲学示范。

  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青蒿中心主任宋健平是第二代“青蒿人”的代表。1997年,李国桥团队研发的第一代青蒿素复方受到世卫组织高度重视并向全球推荐。“为了让青蒿素新药尽快应用于治疗疟疾,我开始跟随李国桥教授在世界各地开展实地调研和临床试验。”宋健平说。

  前赴后继的中医青年

  2001年,宋健平被派至柬埔寨驻点,一待就是5年。2007年,宋健平将抗疟阵地转移到科摩罗。援外医疗队先后50人次奔赴科摩罗,推广“全民服药”的方式,该国总统带头服药,将抗疟工作落实到每一个人。

  宋健平回忆说:“在科摩罗驻点后,团队克服了恶劣的生存环境、当地官方和百姓的质疑、西方药厂和当地医生的反对,使当地疟疾发病人数比项目实施之前下降了98%,且项目治疗费用是西方传统做法花费的1/3。”有目共睹的成果,彻底改变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原创药的认识。

  “中方技术团队跟我们是同吃一碗饭、同饮一杯水的兄弟,就连我们科摩罗人没有去过的原始森林、乡村都有他们的身影。”2013年,时任副总统穆哈吉千里迢迢来到广州中医药大学,专程为中国抗疟专家李国桥和宋健平颁发总统奖章,这是该奖章第一次颁发给外国专家。

  团队以试验及临床为依托,不断创造出更加高效、廉价、低副作用的青蒿素复方类药物。科摩罗抗疟的成功使得青蒿素复方快速灭源除疟的方法在更多国家推广,作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代“青蒿人”的80后、90后,已扛起一线科研和抗疟的大旗,担负起消除疟疾的重任。其中,青蒿中心副主任邓长生便是第三代“青蒿人”的代表。

  2007年,26岁的邓长生结婚领证后的第3天,便跟随宋健平搭上了去往非洲的航班。邓长生告诉记者:“如今,每次动身前往非洲,一待仍是半年以上。14岁的女儿非常支持我的驻外工作,觉得爸爸很了不起。”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圣普)也是深受疟疾困扰的国家,这里地势崎岖,终年湿热,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2017年,90后的圣普抗疟组组长李明强,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走遍了该国每一个村庄。李明强常笑称,圣普是他挥洒青春的地方,是他的第二故乡,他每天在这里与贫瘠、蚊虫和疾病共舞。

  抗疟航船驶向更远的彼岸

  在广东青蒿抗疟援外团队,有一位队员总是少言寡语,平日里安静得常常让人忽视他的存在,他就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青蒿研究中心2021级中药学博士研究生李国铭。但就是他,在短短几年间,足迹遍布亚洲、非洲、大洋洲里多个疟疾肆虐的国家——柬埔寨、巴布亚新几内亚(巴新)、肯尼亚、马拉维、多哥、科摩罗……

  让李国铭印象最深的是,2016年7月在非洲多哥援助期间,他来到高原区东莫诺省一个叫延达的偏远村庄做调研,那里交通极度闭塞,在烈日下徒步两三个小时后,才到达目的地。在做准备工作时,他们惊讶地发现,全体村民都带着家里煮好的食物在村卫生站等着他们。原来,这个村庄偏僻闭塞,一直缺医少药,像是被世界遗忘的角落,村民们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这么多的医生。李国铭想了想说:“只有我们中国医生,才会徒步进村为他们治病。”

  舒磊是援巴新、科摩罗和圣普项目的现场技术员。巴新的基里维纳群岛也是一个长年与外界缺少交流的地方。见到抗疟组,岛民们清澈的眼睛中流露出好奇和感激。“头顶是热带地区毒辣的太阳,脚下是泥泞和长满野草的小路,身边是辛勤的队员和等待检测的村民,我们走遍小岛的每一户人家。”舒磊说,“准备返程时,当地村长告诉我们,村民早已为我们准备了餐食,要我们一定吃完再走。鱼是村民早上刚刚捕捞的,米饭是村民一家一点凑的。”

  现在的青蒿素,是中国的一张亮丽名片,更是中医药人送给世界的一份珍贵礼物。

  时至今日,每当非洲人民看到这个来自东方的抗疟团队时,都会欢欣鼓舞。邓长生感慨说:“正是这些最赤诚的感激,更加坚定了我们抗疟团队消灭非洲疟疾的决心。”

  截至2024年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已在非洲及南太5个疟疾流行国家建立了国家级中医药中心,为当地培养了10余支专业化抗疟队伍,成功推动了全球疟疾防治策略的转变,彰显了青年一代中医药人在人类健康共同体建设中的特色优势与突出贡献。

  从柬埔寨到科摩罗,从多哥到圣普,再到现在的巴新,战疟胜利的号角在遥远的地方一次次响起。

  《光明日报》(2024年06月08日 06版)

(责任编辑:时尚)

推荐文章
  • “运河气息——平陆运河影像作品展”在南宁开幕

    “运河气息——平陆运河影像作品展”在南宁开幕 中新网南宁6月7日电 (韦佳秀)6月7日,运河气息——平陆运河影像作品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开幕,展出时间为6月7日至8月7日。图为许志干作品 《一年之变》。上图为2022年8月22日,刚刚开挖建设 ...[详细]
  • 中国旅游“新”潮涌动

    中国旅游“新”潮涌动 到乡村的绿水青山间喝一杯咖啡;在城市街头参加一场露天音乐会;去微短剧的拍摄地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旅游正变得更多元、更好玩,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对地方经济发展带动作用更加凸显。年初以来,各地加速旅 ...[详细]
  • 9820家企业线下参展第135届广交会第二期

    9820家企业线下参展第135届广交会第二期 9820家企业线下参展第135届广交会第二期截至4月27日,本届境外采购商到会同比增22.1%本报广州4月27日电记者李刚)第135届广交会第二期27日在广交会展馆落下帷幕,共有9820家企业第二期线 ...[详细]
  • 西部陆海新通道打开开放发展新空间

    西部陆海新通道打开开放发展新空间 新华社南宁4月28日电 题:西部陆海新通道打开开放发展新空间新华社记者赵欢、林凡诗、张卓文4月24日,在位于北部湾畔的钦州港东站,装载着阿联酋聚乙烯、巴西纸浆等货物的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缓缓驶离,不久后 ...[详细]
  • 杜兰特最新训练曝光:与切特合练浑身大汗,备战奥运状态佳

    杜兰特最新训练曝光:与切特合练浑身大汗,备战奥运状态佳 6月8日的报道揭示了杜兰特为巴黎奥运会所做的紧张筹备情况。他在一场与雷霆新秀切特-霍姆格伦及队友波尔-波尔的共同训练中,展现出了惊人的状态,引来美国媒体惊叹其训练表现堪称“恐怖”。画面中,杜兰特身着国 ...[详细]
  • 平潭一对台集装箱定点航线正式复航

    平潭一对台集装箱定点航线正式复航 东南网5月3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哲昊 通讯员 白志斌 雷广鸣) 26日8时许,在平潭金井港区,“东方顺”集装箱货轮完成卸货作业后,缓缓驶出码头开往马尾港装运新一批货物,随后还将启程前往台湾高雄港,这 ...[详细]
  • 泉州鲤城:开通“视频办”服务 屏对屏让群众“少跑路”

    泉州鲤城:开通“视频办”服务 屏对屏让群众“少跑路” 工作人员进行“视频办”设备调试。黄菲 摄东南网5月29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通过手机,在上班时间也可以和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联系,感觉很方便。”最近,泉州市鲤城区市民群众发现其手机专属政务咨询助手升 ...[详细]
  • 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揭晓

    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揭晓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记者黄玥、董博婷)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为表彰先进、树立标杆,充分发挥青年典型模范带头作用,激励和引导广大青年踔厉奋发、 ...[详细]
  • “海昏侯”文物上新 刘贺墓主棺出土玉璧首次展出

    “海昏侯”文物上新 刘贺墓主棺出土玉璧首次展出 中新网南昌6月8日电 (记者 李韵涵)6月8日是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在当日“上新”文物,刘贺墓主棺出土玉璧首次展出。6月8日,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内展出的刘 ...[详细]
  • 89.0%受访家长期待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教学

    89.0%受访家长期待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教学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问题日益引人关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000名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预防学生心理健康问题,88.2%的受访家长认为加强美育、体育、劳动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