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闽人智慧丨今天,来听福建与海的故事

闽人智慧丨今天,来听福建与海的故事

2024-06-09 10:50:23 [休闲] 来源:一路货色网

今天

2024年世界海洋日

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

在鹭岛厦门举办

说起海洋

那可是闽人福建和福建人的

绝对主场!

毕竟——

早在新石器时代,智慧就已造出独木舟的丨今故事天龙八部私服福建人,划水这事儿可是天听祖传技能;

生在海边,吃定海洋,福建每1分钟,闽人福建就能提供16.9吨水产品;

有海水的智慧地方就有福建人,闽籍华人华侨占全世界华人华侨总数的丨今故事1/4……

那么在海洋日,就来说说弄潮儿福建的天听故事。

01

福建人为何对海情有独钟?

这得从福建的福建地貌说起,八山一水一分田,闽人山川丘陵连绵起伏,智慧人均耕地面积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丨今故事1/4,在 “以粮为纲”的天听传统观念中,福建无疑处于劣势。福建

于是,福建人另辟“海路”,将目光放得更为长远。耕地面积不足,但我们可以耕海牧渔!

图片

连江县定海湾海域的海洋牧场 王旺旺/摄

福建的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是陆地面积的1.1倍。海岸线长度全国第二,曲折率更是全国第一。

靠海吃海的大方针,绝对可行!天龙八部私服

在距今约7300-6500年平潭西营遗址的遗存中,考古专家发现了主要生活在滩涂环境的泥蚶、依附于礁石上的牡蛎,还有以沙滩为栖息地的丽文蛤,而这些贝类多生活在潮下带与浅海地区。

由此可见,作为合格的“吃货”,福建先民们不仅活动范围广泛,还对潮汐规律有所掌握。

在一代代福建人与海洋生物的“亲密接触”下,如今,福建大黄鱼住进深远海养殖平台这个“健身房”,鲍鱼成了南下北上的“旅行家”,海带因直播带货成了网红……

图片

图片

图片

福建海水养殖产量约占全国的1/4。每1分钟,福建提供的水产品达16.9吨,是名副其实的“海上粮仓”。

慧眼识珠、勤劳智慧的福建人,不仅会吃会养更会挖掘潜能。

公元1053年,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北宋名臣蔡襄主持建造洛阳桥时,首创“种蛎固基法”——

在桥基和桥墩上养殖牡蛎,通过牡蛎分泌的黏液将松动、散置的石块胶粘在一起,填补石块之间的罅隙。

图片

洛阳桥的筏型桥基上密密麻麻生长着牡蛎 福建日报记者 林熙/摄

这是第一次把生物学原理用于造桥的案例,堪称对世界桥梁科学的巨大贡献。

如果说海洋生物是闽海中游动的宝藏,那海上风电就是大风刮来的财富。

因“狭管效应”,台湾海峡的年平均风速超过9米/秒,相当于每天都是5级风。

面对这样的大风,福建人民决定化风为电,向它收一笔“风口费”。

图片

福清市龙田镇东壁岛附近海域,海上风机林立。谢贵明/摄

8兆瓦、10兆瓦、13兆瓦、16兆瓦,大风电机组的全球纪录,在这条海岸线上不断刷新……

2023年11月,在福清下线的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轮毂中心高度相当于53层居民楼,风轮扫风面积相当于7.5个足球场。1台机组每天输出的电,能满足4万户普通家庭一天的生活用电。

此外,福建还建成全球首个大功率海上风电样机试验风场,全国首个全产业链的海上风电产业园。

风从海上来,也送来了“泼天的富贵”。

02

万古造化聚山海。

正如现代男孩对挖掘机的原始崇拜,远古福建人早已将独木舟当作自己的精神图腾,扬帆起航的勇敢者游戏,在这片海永不谢幕。

向海进发,需要有靠谱的交通工具,首屈一指的,当然是“国货之光”福船。它因遥遥领先世界1000多年的水密隔舱技术闻名于世,是当之无愧的时代爆款。

图片

修复一新的明代福船下水试航 图源:泉州市泉港区融媒体中心

早在三国时期,福建就是吴国的造船基地,此后历朝历代,福建都是全国重要的造船基地。

南宋名相吕颐浩直言:“海舟以福建为上”。

600多年前,郑和与同列正使的福建人王景弘便是乘着“高大如楼”的福船,开启了中国的大航海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在庞大的船队中,除了来自漳平的王景弘,还有副使晋江人侯显、阴阳官福清人林贵和。其余20000多人,大部分来自福建,尤以漳州、泉州和福州的长乐、福清为多。

图片

想象中在长乐太平港码头,郑和下西洋的场景(油画)。图源:常来长乐 

宋元海上丝绸之路的货船、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战船、戚继光抗倭的战船、明清使臣出使琉球的官船等,也都能见到福船这个福建“土特产”的身影。

1866年,福建船政在福州马尾诞生,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建船厂、造兵舰、制飞机、办教育、育人才、兴海军等一系列为国图强活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光辉一笔。

第一艘巡洋舰、第一架飞机等20多项中国第一在这里诞生,培养了大批海军人才,成为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近代海洋装备工业的重要发源地,更是在近代中国形成了海军“无闽不成军”的奇观。图片

中国第一艘国产千吨级木壳暗轮船“万年清”号 图源: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

新中国成立后,蓝色基因赓续“船”承,近年来,福建建造了全球首制227米深海采矿船、全球最大LNG双燃料汽车滚装船、中国首艘装载国产化科考装备的“探索二号”船等,享誉国内外。

03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福建人!

在世界各地,闽籍华人华侨约有1580万人,占全世界华人华侨总数的1/4,分布在世界188个国家和地区。

故乡是福建人永远的韵脚,一直以来,广大闽籍侨胞始终与家乡同呼吸、共命运,对福建发展贡献巨大。

自近代以来,远渡重洋的福建人就以侨批的形式,源源不断地向国内亲属汇寄家书和款项。

来自他乡的血汗钱,不仅用于照顾故乡的亲人,还以捐款、购买救国公债、投资和捐献物资等多种方式,支持祖国建设。

图片

民国时期海外华侨寄往家乡泉州的实寄封 图源:福建档案

以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为代表,在20世纪初,他创办了厦门大学、一系列集美专门学校。

改革开放以来,闽籍华人华侨为家乡发展更是倾注大量心血,累计捐赠300多亿元人民币。他们出人出钱出力出技术,以最直接的方式,帮助家乡发展。

进入新时代,广大侨商侨胞仍是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积极参与“9·8”“5·18”“6·18”等大型经贸活动以及出列席省两会、世界闽商大会、恳亲大会等重要会议,为新福建建设献计出力支持家乡发展建设。

04

百舸争流沐东风。

广阔大海,搭上福船,福建人的海上之路乘风破浪,越走越宽。

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发祥地,“涨海声中万国商”,东冶、甘棠、刺桐、月港、厦门等港口,都曾是外国商人聚集的热门打卡地。

图片

国画《涨海声中万国商》 (资料图片)

定义世界“中国白”的德化瓷器;世界红茶鼻祖正山小种;成为Tea的世界音标的闽南语“茶”……福建物产源源不断地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流向世界各地。

交流互鉴,福建也同样接收着来自世界的多姿多彩。

图片

波斯孔雀绿釉陶瓶 图源:福建博物院

曾经上过《国家宝藏》的福建国宝——波斯孔雀蓝釉陶瓶,出土在五代闽国时期的刘华墓中。这类器物产自古代西亚及中亚地区,一般用于盛装油、香水、饮品等液体类物质。它通过船载,沿着海路,从福州港进入闽国。

也就是说,在五代十国时期,福建人就已经过上了全球买买买的“海淘生活”。

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更是因大量海商频繁往来,海外贸易日益繁荣而闻名,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

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称,刺桐港是与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世界最大商业港口之一。

图片

晨曦中的开元寺东西塔 陈英杰/摄

不同肤色、不用语言的人们,在这片土地上贸易交往、生活工作。泉州至今仍散居着数万名阿拉伯后裔,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

蕃商向闽,闽人向海。人类的演变进程,也伴随着福建人迁徙移民、拓海开洋的历史。

远古时期,福建先民就开始向台湾岛迁徙移民,继而向太平洋区域迁徙形成南岛语族,如今覆盖18个国家和地区,近4亿人口。

图片

农业传播反映的南岛语族早期人群迁徙 图源:文博中国

我们可以发现,当福州人、厦门人、莆田人用各自方言指着脚发出“Ka”的读音时,地球上的大多岛屿居民都能“秒懂”。

正是这些藏在语言底层的福建同款,烙印着福建人的迁徙历史。

放眼世界,全球约2/5的人,生活在距海岸线100公里范围内。浩瀚的大海,也让福建成为联接中外的重要桥梁、友好纽带。

如今,福建与47个国家建立了125对友好城市,菌草技术被推广到全球106个国家和地区,助力当地民众脱贫致富,成为“一带一路”的友好使者。

海海人生

敢拼会赢

福建与海,福建人与海的故事

精彩仍在继续……

END

(责任编辑:热点)

推荐文章
  • 市场监管总局等多部门:严厉打击检测报告弄虚作假

    市场监管总局等多部门:严厉打击检测报告弄虚作假 记者昨天7日)了解到,为加快解决当前检验检测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持续推进检验检测市场环境优化改善,市场监管总局近期联合公安部、应急管理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启动检验检测综合治理行动。据了解,此次综合治理 ...[详细]
  • 调查: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预计美联储三月六月加息

    调查: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预计美联储三月六月加息 经济学家几乎一致预计,美联储将于本周提高短期利率。《华尔街日报》最新调查显示,大多数人现在都将注意力转移至美联储6月的会议。98.4%的受访经济学家预计,美联储将在本周加息。他们还预计,美联储今年将加 ...[详细]
  • 贾跃亭清仓酷派股权 两次股权交易买家是谁?

    贾跃亭清仓酷派股权 两次股权交易买家是谁? 自2015年起乐视控股酷派花费32亿港元 目前看属于折价贱卖继1月4日披露贾跃亭旗下的Leview Mobile HK Limited出售了8.97亿股酷派股权变现之后,在香港上市的酷派集团昨天再度发 ...[详细]
  • 福建省科学家创新水稻定向改良技术——神奇的基因“魔剪”

    福建省科学家创新水稻定向改良技术——神奇的基因“魔剪” 东南网5月3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胡海明)近日,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张建福研究员、谢华安院士团队,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植物生物技术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水稻基于多重基因组编辑的快速定向改良 ...[详细]
  • 海洋赋能 厦大举行蓝碳意向认购签约仪式

    海洋赋能 厦大举行蓝碳意向认购签约仪式 东南网6月8日讯记者 刘玮 通讯员 欧阳桂莲)6月7日,蓝碳意向认购签约仪式暨“蓝色经济与碳中和对海洋可持续性的协同作用”高峰座谈会在厦门大学举办。其间,腾讯SSV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碳中和实验室简 ...[详细]
  • 长三角百强企业年营收首次突破20万亿元

    长三角百强企业年营收首次突破20万亿元 本报上海12月7日电记者 沈文敏)由长三角三省一市企业联合会共同发布的2023长三角百强企业排行榜近日出炉。长三角百强企业2022年整体营业收入首次突破20万亿元大关,达到20.2万亿元,同比增长6. ...[详细]
  • 2024中国(福州)国际渔业博览会开幕

    2024中国(福州)国际渔业博览会开幕 渔博会吸引了大量采购商东南网5月31日讯本网记者 陈楠 文/图)今日上午,2024中国福州)国际渔业博览会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开幕,首日5月31日)仅向专业采购商和特邀观众开放。本届渔博会规模达4. ...[详细]
  • 安踏未来三年将再捐超7亿元

    安踏未来三年将再捐超7亿元 东南网5月30日讯(本网记者 陈诗婷)六一儿童节前夕,安踏茁壮成长公益计划携手和敏基金会走进宁夏同心县,共同致力体教融合及城乡困难群众医疗保障,深化闽宁协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安踏并在此宣布,安踏茁壮 ...[详细]
  • (文化中国行)东北文化遗产书写保护传承新篇章

    (文化中国行)东北文化遗产书写保护传承新篇章 中新网北京6月8日电 (记者 应妮)6月8日是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主场城市花落辽宁省沈阳市。这是2006年国务院批准设立“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来,主场城市活动首次在东北地区举办。日前,记者 ...[详细]
  • 8地入选!全国首批青少年校园足球高水平综合改革试验区公布

    8地入选!全国首批青少年校园足球高水平综合改革试验区公布 据教育部官网5月21日发布新闻,高校足球学院和足球运动专业建设座谈会近日在辽宁大连召开。会议期间,宣布了大连等8个地区为全国首批青少年校园足球高水平综合改革试验区。会议指出,校园足球是基础工程、育人工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