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 202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试题解析

202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试题解析

2024-06-08 15:09:15 [焦点] 来源:一路货色网

  中新网6月7日电 据教育部官方微信消息,年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7日发布202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试题解析。考语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全天龙八部私服发布网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制的国卷语文作文试题共3道。试题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教育提出的作文新要求,着力考查学生探索性、试题创新性思维品质,解析激发学生崇尚科学、年高探索未知的考语兴趣,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解决真实问题,文全学会沟通、国卷善于表达。作文

  激发探究意识,试题发展创新思维。解析“答案与问题”聚焦技术发展背景下“问题”内涵与外延的年高变化,思路开放、多元;“抵达未知之境”突出不惧失败、不断尝试、放眼未来的品质;“真正的相遇”引导学生结合切身的体会或对社会的观察去思索成长中的典型问题。3道作文题均以“好奇心、想象力、探究欲”为中心,融合社会与个人、科学与人文,天龙八部私服发布网强化对拔尖创新人才潜质的考查。

  贴近学生生活,彰显青春气象。作文题与考生生活息息相关,每道题可写的空间与切入角度都很多,学生既可以书写时代主题,也可以结合个人生活与学习,从身边具体事例谈起,表达个人成长中的感悟与思考,彰显直面成长、勇立潮头的青春担当。

  精选典型素材,引导解决问题。作文材料文字简洁,意蕴丰富,引导学生针对特定的现象去观察、归纳,凝炼想法、提出问题,或生动记叙,或深入论证,体现思维的形象性、深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

  2024年高考3道作文试题精心选材,合理布局。试题言简意赅,不在审题立意上设置门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或社会议题都能找到写作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个性写作,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一起来看,2024年普通高考语文作文命题思路报告——

  全国甲卷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有时,我们为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设计思路:

  本题选择“相处”“相遇”这样一个高中生的常见话题,从贴近学生生活的现象出发构建作文素材,希望借此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文字表达出自己的理性思考或真情实感。

  “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是作文材料预设的一个前提,更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多数青少年为此迷茫过、困惑过。“我们为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是青少年在“学习与他人相处”过程中遇到的常见现象,“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可能成为封闭型人格形成的一个起点,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材料最后提出问题的正确解决之道——“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不回避矛盾与分歧,充分表达自己,坦诚交流,才能交到知心的朋友,与他人、与社会和谐相处。材料三层语境,环环相扣,一气呵成。“真正的相遇”是青少年成长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意味着你我之间,心无芥蒂,无话不谈,共同成长。

  材料是一个观点的陈述,没有设限定性的情境任务,这给考生的写作留下了足够多的思考空间。考生可以围绕这个论题,针对三层语境,结合个人的生活体验,及观察到的相应社会现象,通过分析思考,形成自己的认识。考生可以针对整个材料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辩,可以将其中的前提、现象、答案作为立论的基础,也可以围绕其中的关键词语凝炼观点。而用“相处”与“真正的相遇”、“冲突”与“交流”、“坦诚交流”与“真正的相遇”等进行组合思辩,也可写出切合题意、思想深刻的好文章来。考生如果选择“相处”“相遇”“坦诚交流”等话题,切合作文材料内容,择取一个现象、一个故事、一段经历写出有真情实感的记叙文,也是我们所期待的。

  新课标I卷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设计思路:

  本题材料由两句话组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这句话,聚焦于在科技发展应用的背景下“遇事不决问搜索”这一人人皆知且时时为之的常见现象;而“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则把话题导入“答案与问题”这一对核心概念。材料以问句作结,结合引导语“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可知,本题并不局限于要考生就问题本身回答“是”与“否”,而重在考生的“联想和思考”上。题面文字简洁,指向明确,审题并没有难度;话题发人深省,意蕴丰富,给写作留下了充分的思考空间。本题具有较强的思辨性,考生可以思考的维度很多:比如问题的“多与少”,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但人类还在不断思考,伴随着旧问题的解决,新问题会不断产生,推动人类不断迈上新台阶。又如问题的“浅与深”,最容易借助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迅速得到答案的,往往是知识性的问题,而更深层次的开放性问题、复杂性问题、涉及价值判断的问题,却很难直接通过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找到答案。“浅问题”的迅速解决会助推人类更好地向“深问题”探寻。再如问题的“得与失”,当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人类是否会变得习惯于让机器代替思考?缺少了知识的积累过程和难题的探索过程,人们是否会越来越丧失提问的能力?表面的“问题”少了,但深层的“问题”是否会更严重?

  本题立足于学生创新性思维品质的培养,考生可以就某个论题加以充分论证,对某个现象进行深度揭示,甚至也可以从更为乐观积极的角度去畅想未来科技的发展。一篇回应时代之问的议论文、一篇感悟独具的记叙文、一篇情真意切的抒情文,都是本题的合适表达。

  新课标II卷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I提到,长久以来,人们只能看到月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嫦娥四号”探月任务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随着“天问一号”飞离地球,航天人的目光又投向遥远的深空……

  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设计思路:

  本题从本试卷内的阅读材料引出相关的作文话题。作文材料关联本试卷现代文阅读I,以材料三为主,兼及材料二,并以“太空之旅”一词照应材料一,展现出人类的月球探索历程。作文材料最后一句“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将伟大的人类探索之旅拉回到考生的生活学习情景,其中的关键短语“抵达未知之境”,既包含了“抵达未知之境”之前的探索进程,充满艰辛,饱含期待;也蕴含着“抵达未知之境”之后永不止步的愿望,充满信心,渴望再度踏上征程。与考生此刻身处考场的情境不谋而合。

  考生立意作文,不能止步于对“航天精神”的讴歌,而要回到“我们每个人”这一语境,使“抵达未知之境”的太空之旅与青少年的成长发展之间构成一种新的观照维度。成长过程中的艰辛与喜悦、新的人生起点的憧憬与期盼,都是考生展开联想与思考的着力点。材料中的“未知”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未知”背后的“不确定性”,让探索变得迷人,而好奇心在驱遣我们去想象,推动我们去思考,由此考生可以生发出深邃的议论与独到的观点。如果考生能以日常学习生活的成长进步为切入点,写出生动形象、感情真挚的记叙文,写出学习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探究精神”,都是符合作文命题指向的。

(责任编辑:知识)

推荐文章
  • 小牛说车60S广告报价25万 流量背后的真相探究

    小牛说车60S广告报价25万 流量背后的真相探究 网络世界里,真假难辨,那些声称独特与标榜正面形象的车圈网红,在流量的驱动下,实质上都是为了吸引关注而努力。近期,“小牛说车”这位自称车圈正能量的网红突然遭到封禁,此事毫无先兆,引发众多网友猜测背后的原 ...[详细]
  • 京津冀部分高铁列车换型“复兴号” 服务第十三届全运会

    京津冀部分高铁列车换型“复兴号” 服务第十三届全运会 中国铁路总公司昨天通报,8月21日起,铁路部门将扩大“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开行范围,京津冀地区安排开行22.5对“复兴号”动车组列车,通达北京南、武清、天 ...[详细]
  • 熊猫债走俏助人民币国际化

    熊猫债走俏助人民币国际化 境外机构在我国发行的人民币债券被称为“熊猫债”。继去年发行量创历史新高后,今年一季度,熊猫债又迎来开门红,在全球债券市场中不断刷新热度,引发广泛关注。熊猫债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的发展速度却一点都不慢。 ...[详细]
  • “丝路信使”侨批主题展今日开展

    “丝路信使”侨批主题展今日开展 “丝路信使”——侨批与海上丝绸之路主题展启动仪式。林梦琳 摄东南网6月5日讯本网记者 黄雨昕 实习生 林梦琳)6月5日,“丝路信使”——侨批与海上丝绸之路主题展在泉州侨批馆开展。此次展览共分为“丝路相 ...[详细]
  • 重返2850点:41股市盈率股价跌破去年低点

    重返2850点:41股市盈率股价跌破去年低点 新年以来,大盘下破3000点平台,弱势行情下,昨日沪指开盘即跌破2850低点,41只个股股价和市盈率双双创去年以来低点。重返2850点尽管去年年中大盘断崖式下跌,但各核心指数全年均以上涨收盘。创业板指 ...[详细]
  • 【人民需要这样的教育家③】叶培大:与光同行,烛照后学

    【人民需要这样的教育家③】叶培大:与光同行,烛照后学 【人民需要这样的教育家③】光明日报记者 刘博超叶培大 北京邮电大学供图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叶培大的一生,必是一个“光”字。光,既是他漫漫学术人生中的研究对象,也是他悠悠教师生涯透射的动人华彩。他是我国著 ...[详细]
  • 新疆乌苏:千人共跳民族舞 旱地龙舟迎端午

    新疆乌苏:千人共跳民族舞 旱地龙舟迎端午 6月4日,在甘河子镇“千人共跳民族舞”主题活动现场,群众在观看表演。当日,一年一度的“千人共跳民族舞”主题活动在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甘河子镇拉开帷幕,迎接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到来。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1 ...[详细]
  • 全国用水总量如何?耕地灌溉面积有何变化?——水利部相关负责人谈水安全保障

    全国用水总量如何?耕地灌溉面积有何变化?——水利部相关负责人谈水安全保障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题:全国用水总量如何?耕地灌溉面积有何变化?——水利部相关负责人谈水安全保障新华社记者张晓洁、刘诗平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供水能力如何?用水总量怎样?耕地灌溉面积有何变化?在14 ...[详细]
  • 说出你的独家记忆,“我与闽图大学堂”图文征集活动火热进行中

    说出你的独家记忆,“我与闽图大学堂”图文征集活动火热进行中 东南网6月7日讯本网记者 郑琦)为进一步扩大“闽图大学堂”讲座活动的品牌影响力,加深与读者们的情感连接,吸引更多专家学者加入社会教育的队伍,日前,福建省图书馆发起“我与闽图大学堂”图文征集活动,邀请广 ...[详细]
  • 熊猫债走俏助人民币国际化

    熊猫债走俏助人民币国际化 境外机构在我国发行的人民币债券被称为“熊猫债”。继去年发行量创历史新高后,今年一季度,熊猫债又迎来开门红,在全球债券市场中不断刷新热度,引发广泛关注。熊猫债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的发展速度却一点都不慢。 ...[详细]
热点阅读